6月23日-25日,“高校賦能 共建支點——2025全國主流融媒湖北高校行”大型主題活動聚焦湖北警官學院,學校通過“1+3+N”合作育人機制,將實戰化教育教學理念深深根植于每一寸教育土壤之中,不斷推動實戰化教育教學向縱深發展。
織網育警 從單點突破到立體聯動
一份檢校共建協議,讓法學課堂“活”了起來。湖北警官學院與黃石市檢察院簽約現場落筆后,雙方加強智庫共建,圍繞檢察改革、公益訴訟、數字檢察等前沿領域開展課題研究;推進人才共育,構建“教學研練戰”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;堅持技能共訓,聯合開展法律文書寫作、證據審查、聽證論證等交流活動;促進平臺共建,立足學院專業機構優勢開展交流,推動法學教育與檢察技術創新協同發展。
同時,在光谷的鴻蒙生態(武漢)創新中心,一場關于數字技術與警務融合的探索正在展開。
2025年1月,學院黨委書記郭斌帶隊實地參觀鴻蒙生態展廳和星漢實驗室,深入了解鴻蒙技術在警務領域的應用潛力。雙方達成共識,掛牌成立“聯合創新中心”,共同攻關警用鴻蒙系統,打造“智慧警務新生態”。
兩個月后,由湖北警官學院與鴻蒙生態(武漢)創新中心合作共建的“湖北安鴻警務應用聯合創新中心”揭牌成立。在揭牌儀式后舉辦的2025武漢鴻蒙產業發展交流會上,學院信息技術系張俊教授以“警用鴻蒙數字取證生態發展與構想”為題作報告,展現了數字技術賦能警務實戰的最新成果,為公安人才培養提供了創新樣本。
這些場景正是學院“1+3+N”合作共建機制落地的縮影。1個教研室結對3個公安業務警種單位(廳機關業務部門、武漢市公安基層執法單位、其他市州公安基層執法單位)和N個科研機構、律所、企業等單位,織就一張立體化的育警網絡。
機制破壁 從紙面教學到戰場推演
“紅藍對抗”的警笛聲在實訓樓響起,2021級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的學生們正以雙重身份,展開一場綜合模擬實訓。從案情推演到現場勘驗,從數據分析到攻防博弈,學生們在貼近實戰的場景中錘煉刑事技術應用、情報研判和團隊協作能力。
武漢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現勘專家辛瑞鵬現場指導,將真實案例的勘查要點融入教學,武漢市公安局硚口區分局刑偵大隊現場勘查專家胡國輝、刑事技術教研室王濤紅副教授現場點評,讓學生們直呼“過癮”。
近年來,學院與全省公安機關、科研機構、企業等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,共同開展課題研究、課程開發、實戰演練等活動,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實戰能力和綜合素質,讓實戰化教育教學成為公安人才培養的主戰場。
盾牌成色 在長江畔淬火
2024年9月14日夜,長江文化藝術季的霓虹照亮江灘,湖北警官學院1200名參戰學警正忙碌在警務一線。他們不僅是守護者,更是實踐者,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,用汗水澆灌忠誠與擔當。
武漢市公安局發來感謝信,向學院師生協助做好長江文化藝術季開幕式安保工作表示衷心感謝,對師生敢于擔當、樂于奉獻的精神風貌和服務實戰、奮發有為的戰斗姿態給予高度評價。
信中表示,此次開幕式安保任務的圓滿完成,是校局雙方堅持實戰導向,完善“教學研練戰”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,深入開展同城化校局合作共建的生動實踐,必將為雙方帶來更多機遇、更優資源、更大助力、更高效能,助推雙方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。
近年來,學院積極服務社會,將實戰化教育教學成果轉化為守護平安的實際行動。師生們始終在重大活動的安保中沖鋒在前,用累計數萬余人次參加、近千人立功嘉獎的實際行動,詮釋著“為人民服務”的宗旨。在長江畔的淬火中,湖北警官學院的金色盾牌愈發閃亮,成為了荊楚大地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
在這里,每一堂課都是實戰的預演,每一次演練都是對忠誠的考驗。學院正以堅定的步伐,向著全國一流現代化公安院校的目標邁進,為守護荊楚大地的安寧貢獻著智慧和力量。(記者 齊一璇 許文秀 通訊員 李藝瑋 韓永周)